城市24小时 | 西部“弱省会” 这次能出圈吗?

最新信息

城市24小时 | 西部“弱省会” 这次能出圈吗?
2023-11-22 21:21:00
近日,广西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南宁市加快创新开放多元融合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意见》,支持南宁提升创新开放和多元融合水平,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助力广西打造文化旅游强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
  《意见》中重点任务的第一条就是要“打造首府特色旅游品牌”。其一是提升“中国绿城”品牌,支持南宁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加快构建“两圈一轴”(环首府生态旅游圈、环大明山生态旅游圈、百里秀美邕江文化旅游轴)布局,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其二是擦亮“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城市名片,支持持续办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壮族三月三”等文化艺术品牌活动。
  其三是打造“浪漫夜南宁”品牌,支持南宁市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加快建设南宁之夜后期项目,融入沉浸式体验空间,打造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第四是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使南宁成为“国内游客游东盟,东盟游客游中国”的必选之地。最后则是塑造“滨海型城市”新形象。支持南宁市以建设平陆运河为契机,向海发展、向海图强。
  解读:今年以来,积压已久的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凸显。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提到,要丰富文旅消费,并明确要“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
  聚焦广西,近日印发了《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当中对区内城市做了明确安排——要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支持柳州打造桂中文化和旅游枢纽城市、推进北钦防旅游一体化发展,建设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等。
  对于首府南宁,则是支持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发挥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加强与其他城市联动、文化和旅游资源整合,推出辐射全区的精品旅游线路。
  事实上,放在全区来看,南宁的旅游特色确实称不上显眼。桂林有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成为中国山水的代表,北海有很好的海岸线和热带气候吸引了不少游客每年度假旅游,就连原本缺乏知名度和旅游资源的柳州,也因为螺蛳粉成为网红城市。南宁似乎只剩下旅游“中转站”这一种可能。
  今年“五一”假日期间,作为全区游客接待量最高的城市,南宁接待游客480.53万人次,桂林435.56万人次,但体现在旅游收入上,桂林以45.73亿元居首,南宁则不足40亿元,即便是与游客接待量少近百万人次的柳州比较,南宁也未能拉开明显差距(相差约3亿元)。
  今年是南宁文化旅游提升年,此前就印发了《南宁市2023年促消费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优化商文体旅融合发展。而根据此次《意见》,除了打造首府特色旅游品牌,南宁还将全面丰富提升产品供给,包括推进旅游景区度假区升级发展、促进旅游住宿餐饮购物提质升级等。
  动向   发改委等部门:粤港澳大湾区要积极推进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
  11月22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其中提出,鼓励先行先试。各地区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方面推进本地区碳足迹管理相关工作。粤港澳大湾区要积极推进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加快形成有益经验和制度成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对国家公布的核算规则标准之外的产品先行开展碳足迹核算规则研究和标准研制,条件成熟的可适时纳入国家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川渝两地共同发布“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
  11月21日,重庆市、四川省共同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六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该规划是2022—2035年川渝两地推进“六江”生态廊道建设,开展生态共保、生态共建、生态共享的重要依据和空间指引。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长江干流、嘉陵江干流、乌江干流、岷江干流、涪江干流、沱江干流的沿线乡镇(街道),共涉及四川省13个市53个县(市、区)333个乡镇(街道),重庆市26个区县(自治县)250个乡镇(街道),涉及总面积约3.51万平方公里。
  青岛市国资委赴杭州、厦门、合肥考察学习
  据资通青岛消息,为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提升贯通式调研成效,高质量制定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近期,青岛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孝芝带队赴杭州、厦门、合肥三市国资委考察,贯通学习借鉴三市国资国企在优化布局、国资监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为下一步功能性和制度性改革拓展思路。
  广州成首个取消地价上限一线城市
  11月21日,根据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显示,广州市黄埔区挂牌今年第四批次土地出让的首宗宅地。该地块起拍总价为39.47亿元,土地面积共37711平方米,预计将于12月22日出让。公告显示,此次挂牌宅地出让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并未设置地块最高成交限价,在多位受访者看来,这意味着广州正式取消宅地“限地价”出让政策,成为首个取消地价上限的一线城市。
  声音   经济日报金观平:谨防国债资金引发重复建设
  近期,中央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经济日报发文称,尽管此次增发国债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且针对性强、目标明确,但如何把国债资金用在刀刃上,谨防项目一哄而上、盲目上马,避免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仍须引起足够重视。
  文章中提到,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强化规划引领。增发国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同部门和地区。资金投放前,要建立部门配合、央地协作的协调机制,充分沟通协商,确保相关地区和领域的项目建设能够相互衔接,避免出现重复建设。
  资金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债资金使用总体规划所确立的目标要求,明确投资方向、重点领域和项目布局,各地区各部门应依据总体规划,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国债资金用于最需要最紧迫的领域和项目。
  放榜   2022年外贸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公布深圳上海苏州稳居前三
  11月21日,《中国海关》杂志发布了2022年中国城市外贸竞争力报告,2022年,我国外贸顶住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达到41.8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7.9%,实现了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
  城市是我国外贸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报告指出,在外贸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中,东部地区依然大幅领先,2022年有60座城市入围,较2021年增加1座,其中广东深圳、上海、江苏苏州连续2年稳居前三位,且东部城市包揽前10强,领先优势稳固。
图片来源:中国海关传媒
  中部地区有26座城市入围,较2021年增加3座,其中排位最高的湖北武汉居第14位,提升3个位次。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有10座和4座城市入围,较2021年均减少2座,排位最高的分别为第20位的陕西西安、第42位的辽宁大连。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城市24小时 | 西部“弱省会” 这次能出圈吗?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